2019年7月27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题
教育基础知识(共40小题,40分)收录在内的有34题





1.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中华民族凝聚了许多人生与教育智慧。“虽有嘉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
,弗学
,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
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
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
:教学相长也。”这一名言出自于【
】。
A.论语 B.大学 C.中庸 D.学记
2.以下不属于杜威所提倡的教育观点的是【 】。
A.教育即生长 B.学校即社会 C.课堂中心 D.经验中心
3.提出“为个人谋生之准备,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,为世界、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”这一观点的是【 】。
A.蔡元培 B.晏阳初 C.梁漱溟 D.黄炎培
4.在教学过程中,李老师为了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,帮助自己调整和改进教学,他组织了一次测试。这样的测试属于【 】评价。
A.初始性 B.诊断性 C.终结性 D.形成性
5.在期末复习时,老师指导学生将学习的内容通过列结构提纲,画网络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。这种学习策略属于【 】策略。
A.复述 B.精细加工 C.组织 D.资源管理
6.上课铃声一响,同学们都会停止聊天,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。这体现了学生的意志具有【 】。
A.自觉性 B.坚韧性 C.果断性 D.目的性
7.对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,泰勒在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》中提出了三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。这三条基本原则是【 】。
A.基础性、顺序性、整合性 B.连续性、顺序性、整合性
C.基础性、连续性、整合性 D.基础性、连续性、顺序性
8.杜威提出了“思维五步法”,其中包括经验的情境的寻求、问题的产生、资料占有和观察的开展,解决方法的提出、方法的运用和检验。他把这种思维称为【 】思维
A.反省 B.情境 C.逻辑 D.形象
9.小学时期王老师的教诲让小华受益终生,这体现教师劳动的【 】特点。
A.示范性 B.复杂性 C.长期性 D.间接性
10.一位教育家对孩子的父母说,“儿童的过误有时不能不加斥责,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、不任情的词句,并应当背着别人私底里去执行;至于儿童应受赞扬的时候,则他们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去得到。儿童受到赞扬的后,经过大家一番传播,则奖励的意义就更大。”这位教育家是【 】。
A.苏霍姆林斯基 B.陈鹤琴 C.杜威 D.洛克
11.有的同学不愿意向他人请教,担心别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,会对自己的价值构成威胁,这类同学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【 】。
A.掌握目标 B.学习目标 C.任务目标 D.表现目标
12.认为教学阶段由四个阶段组成:阐明“个”的阶段,阐明“类”的阶段,掌握规律的阶段,获得经验的阶段,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的阶段,这一模式是【 】。
A.发现教学 B.掌握学习 C.范例教学 D.非指导性教学
13.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【 】意识,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。
A.反思 B.反馈 C.检查 D.评估
14.在教学中会发现,有的学生面对问题时,总是把问题考虑清楚后再作反应,特别看重问题解决的质量。具有这种认知特点的认知方式是【 】。
A.场独立型 B.场依存型 C.冲动型 D.沉思型
15.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: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,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;另一种是只管教,不问学生兴趣,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。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,随着生活打滚;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烤鸭。这一观点出自于【 】。
A.卢梭 B.陶行知 C.裴斯泰洛齐 D.蒙台梭利
16.子路问:“闻斯行诸?”子曰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”冉有问:“闻斯行诸?”子曰:“闻斯行之。”公西华曰:“由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:“有父兄在”;求也问闻斯行诸”,子曰“闻斯行之。赤也惑,敢问。”子曰: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此材料给教师的启示是【 】。
A.根据学生情感差异,因材施教 B.根据学生智力差异,因材施教
C.根据学生认知差异,因材施教 D.根据学生性格差异,因材施教
17.布卢姆在《教育目标分类学·认知领域》一书中,将知识的学习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。下列组合中,符合布卢姆所确定的六个层次的是【 】。
A.识记、理解、应用、分析、综合、评价
B.识记、理解、应用、分析、评价、综合
C.识记、理解、分析、应用、综合、评价
D.识记、理解、应用、综合、分析、评价
18.教室里走进来一位陌生人,有的同学先看其性别,有的同学先看其发型,有的同学先看其手中的东西。这体现了知觉的【 】。
A.选择性 B.理解性 C.整体性 D.恒常性
19.皮亚杰将儿童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,每个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,但不是所有同一年龄的儿童同时进入相应的的阶段。根据以上观点,初中阶段会出现学业成绩的明显分化的原因是【 】。
A.有些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进行具体运算阶段
B.有些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没有进行形式运算阶段
C.有些孩子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知运动阶段
D.有些孩子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前运算阶段
20.维果斯基认为,儿童的知识建构应当有最近发展区,这个发展区以儿童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为下限,以儿童在能力较强的指导者辅助下可以完成的新问题为上限。为了提高指导者的水平与技巧,他还提出了“脚手架方法”的观点。以下各项表述中,指导者必须注意的问题是【 】。
①确定明确的目标 ②通过对话了解儿童的现有水平
③根据儿童现有水平确定辅导量 ④辅导量要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
A.①② B.②③ C.①④ D.③④
21.小明很想长大以后当医生,但他的学习成绩不好,经过多次努力成绩也并未提高。小明常常在想“如果考不上大学,我还能当医生吗?我应该放弃当医生的理想吗?”如果小明面临以上问题,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,小明正在经历的心理危机阶段是【 】。
A.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.自我实现对失望 C.自主对羞怯 D.勤奋对自卑
22.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中,把儿童少年的道德发展分为道德阶段、他律阶段、初步自律道德阶段、自律道德阶段四个阶段。根据他的理论,在自律道德阶段,家长和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是【 】。
①向孩子解释规则的意义 ②明确告诉孩子一些规则并要求他们执行
③让孩子参与一些规则的制定 ④无论什么原因,孩子违反规则都应受到惩罚
A.①③ B.②④ C.①④ D.③④
23.在对智力结构的研究中,有三元智力、多元智力、情绪智力等多种观点。以下属于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结构的有【 】。
A.语言表的智力 B.音乐智力 C.逻辑智力 D.创造性智力
24.在巴浦洛夫学习行为理论中,他认为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类型。在此过程中,有机体学会将刺激与反应联系起来。在经典条件作用下,中性刺激与有意义的刺激产生联结,并获得诱发类似反应的能力。“由无条件刺激自动引发的非习得反应”属于【 】。
A.条件刺激 B.无条件刺激 C.条件反射 D.无条件反射
25.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,他特别强调了正强化、负强化和惩罚三中行为后果。如果学生犯了错误,并且能够认识错误,教师表扬了他,巩固了他改错的决心。这种行为属于【 】。
A.正强化 B.负强化 C.惩罚 D.什么都不是
26.每次考试小陈同学都会心跳加快,过度出汗,注意力难以集中。这种情况很可能是【 】。
A.抑郁症 B.焦虑症 C.恐惧症 D.强迫症
27.常被教师或家长责骂,又受到同学的嘲弄和羞辱,学生心理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陷入高度压抑和恐惧中。这种情况的心理反应属于【 】。
A.认知失衡性心理障碍 B.欲求失衡性心理障碍 C.情意失衡性心理障碍 D.人格障碍
28.热情直率、反应快、敢于冒险,心境变化剧烈的气质类型是【 】。
A.胆汁质 B.多血质 C.粘液质 D.抑郁质
29.亮亮之所以努力学习,是因为他觉得探究知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亮亮的学习动机属于【 】。
A.认知内驱力 B.附属内驱力 C.自我提高内驱力 D.交往内驱力
30.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最近颁布的《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》中,要求我们努力提升智育水平,其中特别强调【 】。
A.培养认知能力 B.促进能力发展 C.掌握更多知识 D.激发自主意识
31.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《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中要弘扬高尚师德,特别提出引导广大教师【 】。
A.以德立身 B.以德施教 C.以德立学 D.以德育人
3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,下面内容属于《宪法》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享有的权利的是【 】。
①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,提出批评和建议权利 ②劳动权利
③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④受教育的权利
A.①②③ B.②④ C.②③④ D.①②③④
33.2018年修订的《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》规定,教师以下【 】行为不会被给予处分。
A.索要、收受学生家长财务的
B.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、旅游、娱乐休闲等活动的
C.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、教辅材料,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的
D.参加讲学、艺术展出等社会活动获取报酬的
34.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中,国家规定了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,以下不是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的是【 】
A.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
B.使用教育教学设施、设备、图书资料
C.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
D.对教师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